政府公告

2023年重庆市级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及市级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名单新鲜出炉!(附申报条件要求)

作者:发布时间:2023-02-23浏览量:

重庆市级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及市级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名单

政策咨询热线:157-2334-8380(V同)


近日,环纽小编从市经信委获悉,根据《关于申报市级重点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的通知》(渝经信节能〔2023〕1号)和《关于开展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经信节能〔2023〕2号)的要求,经牵头单位自主申报、区县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初审及推荐、专家论证等环节,评选出重庆三峡绿色智造赋能有限公司(万州区)、重庆涪陵能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涪陵区)、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碚区)等3家为2023年度市级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为市级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单位,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间,对该名单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反馈至我委。书面意见请写明提出异议的事实依据并提供证明材料以及意见提出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公示时间:2023年2月21日—2月23日

联系电话:023—63897443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2月21日


重庆市级重点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申报条件要求


一、平台任务内容

平台服务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立足所在区县,辐射周边区域。结合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在全市范围内发掘培育3个左右在绿色制造服务领域深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市级重点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聚焦工业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中小企业绿色转型服务支撑,创新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咨询服务、绿色低碳检测认证、能源在线监测、绿色金融等服务业态,为全市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集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低碳产业培育等“一站式”的绿色制造综合服务。


二、推荐条件

(一)在重庆市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生产运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

(二)申报主体包括从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咨询设计、节能技术产品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工业大数据运维等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相关企业、机构、平台等,具备完成任务的条件。

(三)鼓励申报主体整合资源,由不超过3家(含3家)相关领域单位形成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合体,以1家牵头单位名义申报。


三、服务要求

基础目标:到2025年,平台所在区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工业能效等方面示范效果明显。平台面向区域及全市服务覆盖面较全、服务量上占优势地位。

技术要求:到2025年,平台应达到以下4种以上服务目标(前2种中至少有1种)。

(一)智慧能源优化管控服务。推动一批客户企业完善能源计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引导企业主动接入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园区级、区域级、行业级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存储、人机界面、数据查询、预警服务等功能,发挥能源大数据在区域节能中的服务支撑作用。

(二)系统集成绿色化解决方案供应。主要通过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为客户企业在清洁能源替代、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提升领域提供能源审计、绿色改造项目设计、项目融资、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监测、改造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等系统集成服务,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绿色改造项目价值实现。

(三)优化能源供给。推动现有园区或企业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和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推广光伏、风电、氢能等绿色低碳能源应用和微电网建设,建设电、气、热、冷等多能互补能源供给系统,推动储能项目产业化应用。

(四)绿色生产水平诊断评估。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客户企业,找出企业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客观全面评估企业绿色化水平,深挖企业节能减排潜力,提供先进适用的绿色水平提升方案。

(五)市级绿色项目支持。通过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改造方案设计、绿色项目融资、运维管理等方式,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对标行业标杆水平(先进值)实施绿色技改;支持企业、园区实施节能降碳、节水、清洁生产等领域技改;开展动力电池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能效、水效领跑者等标杆示范。

(六)绿色技术产品推广。积极开发应用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和绿色低碳产品,丰富绿色技术产品应用场景,推动更多传统技术装备迭代升级。


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申报条件要求


一、示范内容

以引领全市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遴选1—2家基础条件好、技术实力强、服务能力突出的单位,打造市级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通过强化示范单位检测、诊断、研究、评估等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服务质量,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数据、技术、决策和人才保障支撑。


二、申报条件

(一)在重庆市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运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

(二)申报主体包括从事绿色评价认证、绿色制造咨询诊断、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等领域工作,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等。

(三)拥有能源、环境、碳排放等绿色低碳领域的专业技术队伍。

(四)具有相对集中的实验场所,拥有节能和环保检测相匹配的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

(五)在节能形势分析、绿色制造体系评价、绿色诊断、节能评估、环境评价、碳排放核查、产教融合等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服务经验。

(六)在绿色低碳相关课题研究或标准制修订方面具备较强能力。

(七)在绿色制造相关国家级评价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咨询、清洁生产审核、能源环保类计量认证检测、碳排放核查、节能量审核等方面具备三种及以上资质资格。


三、示范要求

到2025年,示范单位应达到以下服务能力提升目标:

(一)绿色低碳检测服务能力。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对现有绿色低碳检测硬件提档升级,检测能力覆盖节能、环保、绿色建材产品、装配式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可测试参数达到300项以上。

(二)绿色低碳诊断服务能力。拥有提供绿色低碳诊断服务专业团队,面向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中小企业和绿色工厂培育库企业提供系统性节能诊断、自愿性清洁化诊断等绿色服务,示范建设期间累计完成绿色生产水平评估300家以上。

(三)绿色低碳研究服务能力。能够系统掌握全市重点行业能效、水效、清洁生产水平等基础情况,深刻理解我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路径。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节能与绿色标准等等方面更好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施政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四)绿色低碳评价审查能力。在全市工业节能监察、重点领域企业能效水平核定等节能降碳重点任务落实中发挥较好支撑作用。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及碳市场交易中提供较多优质高效的三方机构评价报告和碳排放核查等绿色评估咨询服务。

(五)绿色低碳人才培育能力。培育一批更符合市情的“双碳”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大职业教育对绿色低碳人才培育力度,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节能、环保、低碳领域高质量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绿色低碳实训基地,开发课程10项以上,培养学生人次不少于3000人次。

(六)推动建设市级能源大数据平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完善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大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能源数据展示、能源在线管理、碳排放监控、能源预警预测等功能,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

(七)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工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供给,积极推广降碳、减污、节能、节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先进技术,及时总结优秀典型成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影响面广、参与度深的节能技术产品推广会,定期形成节能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艺应用案例。


科技项目申报

环纽科技专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国家重点小巨人、

重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体系认证等服务

详情请关注环纽官方网站http://kejixmsb.com

服务热线:157-2334-8380

有任何咨询问题欢迎随时来扰!

环纽信息科技 环纽科技 国坤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