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认定名单新鲜出炉!附-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条件及程序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渝经信规范〔2022〕12号)和《关于开展2022年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渝经信科技〔2022〕19号),经企业自愿申报、区县主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委党组会审定和公示无异议,同意认定重庆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载体: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为2023年度第一批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成果转化和产业共性技术,着力凝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创新能力。各区县经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围绕我市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导和推动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支持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提升全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件下载:
渝经信科技2023002关于公布2023年度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认定名单的通知.doc
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指南
一、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领域
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向和《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的重点产业领域。
二、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类型
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行业类。综合类主要指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转化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为目标,为区域及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的先进创新平台;行业类主要指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关键重要技术创新攻关的领先研发机构。
三、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条件
提出申请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一)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或牵头单位应在本领域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强的技术扩散、辐射与转移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
(二)综合类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行业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创新成效和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是我市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已成功开发或转化科技成果不低于5项;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研发试验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行业类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能够代表我市该行业(领域)最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股东包括2家及以上本领域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优质创新资源;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行业创新领军人和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完善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其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三)鼓励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单位采取“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
四、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程序
(一)材料编制。满足申报条件的创新中心,按照《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暂行)》中的要求做好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
(二)推荐申报。符合条件的法人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区县经济信息委(经信部门)。区县经济信息委(经信部门)对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并推荐申报,推荐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
(三)申报受理。市经济信息委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全年接受申报受理。
(四)综合评审。市经济信息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评审,提出专家评审意见,经综合评估,确定拟认定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报委党组会审定同意,并向社会公示。
(五)批复认定。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经济信息委予以发文公布和授牌。
五、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有关要求
请区县经济信息部门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和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材料真实有效,将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和初审报告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政务服务大厅,电子版本发送zhuym5@qq.com邮箱。
环纽科技专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国家重点小巨人、
重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体系认证等服务
详情请关注环纽官方网站http://kejixmsb.com
服务热线:157-2334-8380
有任何咨询问题欢迎随时来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