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问答丨一文解答你对《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所有疑惑~(涉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政策咨询/各类项目申报代理:157-2334-8380(微信同号)
环纽小编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高质量孵化载体在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发展经济新动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渝中区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全面融入全市科技创新版图和工作格局。渝中区政府于今年8月最新出台《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官方以问答的形式对该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力争到2023年底,全区建成孵化载体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上,聚集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1500个以上,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建成孵化载体总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聚集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2400个以上,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360家以上,其中重点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大型孵化载体1-2个,特色载体5个以上,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0家以上,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家以上。
二、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内容有哪些?
一是打造总部城创新创业孵化社区。依托总部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聚焦工业软件、信创、区块链、数字内容等领域,到2025 年底,打造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上的总部城创新创业孵化社区。
二是打造环重医创新生态圈。依托区域医疗大院大所集聚优势,围绕“一圈一廊多点”产业空间布局,到2025年底,提质升级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基本建成全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
三是打造电创园文创科创孵化集群。依托电创园片区的上清寺—大溪沟创意文体产业园,聚焦“文化+设计”“科技+教育”“互联网+文创”等产业融合创新,到2025年底,打造总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电创园文创科创孵化集群。
四是打造特色孵化载体。注重差异定位、特色发展,推动孵化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到2025年底,在全区打造特色孵化载体5个以上。
三、推进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举措有哪些?
一是促进提档升级。坚持以升促建,针对区内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孵化载体,建立市级、国家级梯度培育体系。
二是推动专业运营。鼓励孵化载体提升投融资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孵化载体搭建科创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三是强化资源对接。支持在区孵化载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载体共建、成果对接、企业联动等多领域合作。
四是营造“双创”氛围。支持孵化载体和服务机构协同开展科技创新主题活动,依托创业咖啡服务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交流活动。
四、推进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健全跨部门协同会商会审机制,依托区科技领导小组和区级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推动高质量孵化载体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等。
二是拓展载体空间。落实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的有关要求,鼓励国有平台公司购买新型产业用地并建设孵化载体。提速构建渝中区闲置楼宇管理机制,有序开展闲置楼宇载体收储改造工作,升级改造建设孵化载体。
三是完善配套设施。稳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孵化载体搭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配套服务体系。
四是强化金融支撑。探索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渝中区软件产业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孵化载体组建种子基金,探索“投资+孵化”模式。
五是抓好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区级孵化载体绩效评价工作,根据孵化绩效给予综合奖补,对运营不良的孵化载体及时督促整改或摘牌,促进全区孵化载体优胜劣汰、提质增效。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查看政策原文内容:
渝中区政府丨最新印发《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感谢您的浏览,希望能给到您建议或帮助。
环纽科技专注于高企认定、知识产权、项目申报、体系认证及其他科技项目/奖励资金申报等服务,拥有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申报经验,已服务超过1000+企业。我们会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关政策匹配与分析,为企业进行1对1专业指导,全方位辅导,助您提升申报通过率【咨询服务热线:15723348380(V同)】
环纽科技专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重点小巨人、软件著作权登记、项目资金申报、体系认证等服务
详情请关注环纽官方网站http://kejixmsb.com
服务热线:157-2334-8380
有任何咨询问题欢迎随时来扰!